技术进步与畅通国内大循环: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被引:16
作者
张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国内大循环;
D O 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1.01.00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推动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对价格机制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即技术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推动以就业结构改变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中国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事实。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 [J].
简泽 ;
段永瑞 .
管理世界, 2012, (08) :15-29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40年[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辉, 2018
[5]   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 [J].
Ngai, L. Rachel ;
Pissarides, Christopher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97 (01) :429-443
[6]   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J].
王林辉 ;
袁礼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15-131
[7]   “一带一路”与中国OFDI企业TFP:对发达国家投资视角 [J].
王桂军 ;
张辉 .
世界经济, 2020, 43 (05) :49-72
[8]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J].
范子英 ;
彭飞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82-95
[9]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J] . William J. Baumol. 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7 (3)
[10]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J] . Simon Kuznets. 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5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