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中洞地区“交点型”铀矿成矿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正其 [1 ]
吴烈勤 [2 ]
张国玉 [1 ]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
[2] 核工业研究所
关键词
小水铀矿床; 交点型; 花岗岩; 辉绿岩; 幔源; 粤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项目研究主要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基础上展开。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认识:(1)下庄地区在白垩纪时期存在富集地幔;(2)硅化带型铀矿和"交点型"铀矿为不同成矿期次、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小水矿床是后期幔源成矿流体对早期硅化带型成矿产物的改造和叠加结果,主成矿年龄为73.5 Ma左右;(3)"交点型"铀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地幔(富集地幔);(4)"交点型"富矿的形成是深部成矿物质(幔源、含U、CO2、F等)、交点部位构造轨迹与辉绿岩岩性"三者"共同制约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7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凌洪飞 ;
沈渭洲 ;
邓平 ;
蒋少涌 ;
姜耀辉 ;
叶海敏 ;
高剑峰 ;
濮巍 ;
谭正中 .
地质学报, 2005, (04) :575-575
[2]   中国铀资源区域成矿特征 [J].
黄净白 ;
黄世杰 .
铀矿地质, 2005, (03) :129-138
[3]   祁连造山带中部拉脊山古地幔特征及其归属:来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J].
侯青叶 ;
张宏飞 ;
张本仁 ;
赵志丹 ;
朱云海 .
地球科学, 2005, (01) :61-70
[4]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J].
姜耀辉 ;
蒋少涌 ;
凌洪飞 .
地学前缘, 2004, (02) :491-499
[5]   粤北下庄铀矿田富铀矿找矿前景探讨 [J].
吴烈勤 ;
谭正中 .
铀矿地质, 2004, (01) :10-15
[6]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J].
邓平 ;
沈渭洲 ;
凌洪飞 ;
叶海敏 ;
王学成 ;
濮巍 ;
谭正中 .
地球化学, 2003, (06) :520-528
[7]   华南贵东杂岩体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定年及其成岩意义 [J].
徐夕生 ;
邓平 ;
S.Y.O’Reilly ;
W.L.Griffin ;
周新民 ;
谭正中 .
科学通报, 2003, (12) :1328-1334
[8]   粤北下庄矿田铀矿成矿时代探讨 [J].
吴烈勤 ;
谭正中 ;
刘汝洲 ;
黄国龙 .
铀矿地质, 2003, (01) :28-33
[9]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
贾大成 ;
胡瑞忠 ;
谢桂青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3) :33-39
[10]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