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信任的影响机制——市场化、个人资本与社会交往因素探讨

被引:24
作者
唐有财 [1 ]
符平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市场化; 个人资本; 社会交往;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10.14167/j.zjss.2008.11.020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1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的数据,基于因子分析将社会信任区分为强社会联系、一般社会联系和弱社会联系三个不同维度的信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市场化、个人资本与社会交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资本对上述三个维度的信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否定了王绍光等人的新理性解释模型,说明信任不是个体层面的问题,而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市场化对强社会联系的信任没有影响,但是对一般社会联系和弱社会联系的信任均有显著的影响,但信任度提高不大。这说明市场化扩大了人际信任的范围,有利于提高整体社会的信任度。研究结果还表明,无论是熟人间的社会交往还是社团性的社会交往对社会信任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较大,这表明社会信任正是在社会互动中生产出来的。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和频率增加,有望提高整体社会的信任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118+127 +1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 [J].
王卫东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151-166+245
[2]   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 [J].
胡荣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2) :46-51
[3]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74-102+244
[4]   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 [J].
王绍光 ;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23-39
[5]   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 [J].
王飞雪 ;
山岸俊男 .
社会学研究, 1999, (02) :69-84
[6]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1999, (02) :40-54
[7]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J].
杨中芳 ;
彭泗清 .
社会学研究, 1999, (02) :3-23
[8]  
中国市场化指数[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樊纲, 2007
[9]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侯杰泰等著, 2004
[10]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