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31
作者
王小燕
于振文
不详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泰安
[3] 泰安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相关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谷蛋白大聚合体(GMP)、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等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供试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高GMP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组;低GMP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组;中GMP含量、中面团稳定时间组。研究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过程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与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GMP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GMP含量与诸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GMP含量更能代表加工品质的优劣;灌浆前中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对可溶性蛋白(SB)含量有显著影响,灌浆中后期内肽酶(EP)、羧肽酶(CP)、氨肽酶(AP)活性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高GMP组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中GMP组和低GMP组。以上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代谢水平,即灌浆前中期具有较高的NR、GS活性和灌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EP、CP、AP活性,是具有较高的GMP含量的生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980 / 19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增铵营养对小麦光合作用及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J].
戴廷波 ;
曹卫星 ;
孙传范 ;
姜东 ;
荆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29-1532
[2]   干旱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吕金印 ;
山仑 ;
高俊凤 ;
覃凤云 ;
杨淑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2) :77-81
[3]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2) :178-183
[4]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071-1078
[5]   高等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研究进展 [J].
李常健 ;
林清华 ;
张楚富 .
生物学杂志, 2001, (04) :1-3
[6]   普通小麦胚乳蛋白质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与利用 (I)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与烘烤品质的关系研究 [J].
孙辉 ;
姚大年 ;
刘广田 ;
张树榛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2) :27-30
[7]   小麦蛋白质组分与面团特性和烘焙品质关系的研究 [J].
李志西 ;
魏益民 ;
张建国 ;
张国权 .
中国粮油学报, 1998, (03) :3-7
[8]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与旗叶衰老的影响 [J].
石岩 ;
于振文 ;
位东斌 ;
余松烈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2) :45-50
[9]   小麦灌浆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的积累 [J].
孙宝启 ;
李玉京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5) :20-30
[10]   不同小麦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变化 [J].
印莉萍 ;
柴小清 ;
李丹 ;
张承谦 ;
洪剑明 ;
刘祥林 ;
赵微平 .
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