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不同杂草对苯磺隆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

被引:12
作者
隋标峰
王金信
彭学岗
丁君
刘迎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麦田杂草; 苯磺隆; 敏感性;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7.02.017
中图分类号
S451.2 [化学除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麦田常见杂草对苯磺隆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测定了苯磺隆对4种杂草活性及对杂草体内靶标酶(ALS)和代谢酶(GSTs)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泽漆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最低,IC50为123.16gai/hm2;猪殃殃和荠菜次之,分别为8.47、1.07gai/hm2;播娘蒿最敏感,为0.29gai/hm2。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播娘蒿、泽漆ALS的IC50值分别为6.40、54.90mgai/L。活体条件下,苯磺隆处理后,播娘蒿体内ALS活力低于对照,第9天降为对照的31.20%,而敏感性低的泽漆处理后1~2天ALS活力虽略有下降,但第3天明显提高,第4天达到峰值,为对照的2.90倍,此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4种杂草本身所含GSTs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泽漆GSTs活性最高。经苯磺隆处理后,泽漆与猪殃殃GSTs活性明显提高,第4天时达到峰值,相对活性分别为1.23和1.25,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而荠菜、播娘蒿GSTs活性虽分别在第3、5天达到峰值,但多数时间相对活性低于1。结果表明,麦田不同杂草体内ALS的敏感性差异和GSTs的代谢差异是对苯磺隆敏感性不同的两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耐药性差异及其机理 [J].
刘伟 ;
王金信 ;
杨广玲 ;
毕建杰 ;
隋标峰 .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03) :300-304
[2]   细胞色素P450酶系与除草剂代谢 [J].
张山 ;
李平 ;
刘德立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10) :18-21
[3]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与选择性及使用 [J].
苏少泉 .
现代农药, 2003, (06) :14-17
[4]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稻3个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J].
吴进才 ;
许俊峰 ;
冯绪猛 ;
刘井兰 ;
邱慧敏 ;
罗时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5) :536-541
[5]   氯磺隆和苯磺隆对玉米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范志金 ;
钱传范 ;
于维强 ;
陈俊鹏 ;
李正名 ;
王玲秀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2) :173-178
[6]   20%苯磺隆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 [J].
蒋仁棠 ;
谈文瑾 ;
刘忠德 ;
季敏 ;
刘守柱 ;
郑星 ;
庄启国 ;
李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04) :568-569
[7]   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磺隆耐药性差异的机制研究 [J].
谭小平 ;
柏连阳 ;
肖启明 ;
彭丽莎 ;
周小毛 .
农药学学报, 2002, (02) :45-49
[8]   苯磺隆防除麦田杂草试验示范 [J].
陈子俊 ;
沙莉 ;
邢建安 .
农药, 1998, (09) :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