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42
作者
孔婷 [1 ]
孙林岩 [2 ]
冯泰文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调节效应;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0.03.017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投入,其快速发展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运用1996-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引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效率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未直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水平,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高时,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效率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 [J].
孙林岩 ;
李刚 ;
江志斌 ;
郑力 ;
何哲 .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9) :2307-2312
[2]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
[3]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王章豹 ;
李垒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7) :38-42
[4]   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 [J].
彭国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52-59
[5]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6]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J].
李胜文 ;
李大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12-21
[7]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J].
沈能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101-110
[8]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基于实证数据的中印比较 [J].
彭丽红 ;
戴丽丽 .
生产力研究, 2006, (05) :158-159
[9]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10]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 [J].
陈宪 ;
黄建锋 .
中国软科学, 2004, (10) :65-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