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太平洋鲱受精前后卵膜的动态变化

被引:7
作者
黄树庆
阎淑珍
机构
[1] 山东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黄海;太平洋鲱鱼;鲱鱼卵黄膜;受精膜亚微结构;糖蛋白;PAS阳性物质;动态变化;
D O I
10.16441/j.cnki.hdxb.1997.02.010
中图分类号
Q176.53 [];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本文使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亚微水平上对黄海太平洋鲱鱼(ClupeapalasiCvv,&Vol.)卵黄膜和受精膜的结构以及皮层小泡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过程中的作用,受精卵新质膜的形成及其细胞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太平洋鲱鱼卵黄膜由5层组成,皮层小泡参与了受精膜的形成,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的过程中,5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的变化。另外发现太平洋鲱有3种皮层小泡存在。在皮层反应中,第一种皮层小泡在受精后3min内迅速破裂,未受精卵尚含有PTA染色的小颗粒从小泡中泌出,其界膜形成了质膜的一部份。受精后,此质膜与皮层小泡形成的质膜相同排列构成卵子新的质膜。另外,还发现第一小泡顶部,与卵子质膜相接触的卵子表面有富含糖蛋白的泡状结构。卵子质膜表面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142-1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