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临床研究

被引:3
作者
吴翠环
吴克兰
赵时宇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Z.1 [];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1002 ;
摘要
根据305例新生儿尸检结果,对92例颅内出血进行分析,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6例,对其中40例SAH的脑标本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发现小于32孕周儿为发生SAH的高危患者;40 例中出生后 1d 内死亡15例(37.5%);大多数SAH病例为局限型(57.5%)及继发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细胞胞浆内抗白蛋白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结果提示,SAH 时血脑屏障受损,终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死因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6+493 +4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J].
吴建中 ;
季鹰 ;
林倩 ;
阎丽 ;
赵雅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02) :48-51+82-83
[2]   早产儿颅内出血病理机制及防治进展 [J].
栾晓丽 .
实用儿科杂志, 1988, (01) :41-42
[3]  
A transient hypertensive opening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can lead to brain damage.[J].T. -E. O. Sokrab;B. B. Johansson;H. Kalimo;Y. Olsson.Acta Neuropathologica.1988, 6
[4]  
神经病理学.[M].黄克维主编;王鲁宁等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5]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病理讨论集.[M].刘多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