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高技能人才激励模式创新之研究
被引:7
作者
:
燕补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系
燕补林
机构
:
[1]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系
来源
:
企业经济
|
2007年
/ 11期
关键词
:
高技能人才;
需求特征;
激励模式;
对策措施;
D O I
: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07.11.025
中图分类号
: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本文分析了他们鲜明的个性和特殊的交叉混合式需求,指出了我国企业在高技能人才激励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并科学地运用激励坐标和D A C图论证了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激励组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层次以及相应的激励层次,继而创建了对高技能人才实施有效激励的管理模型,最后提出了有效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首席员工制:打造自己的蓝领精英
李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焦明
[J].
中国邮政,
2005,
(10)
: 60
-
61
[2]
我国高级技工短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端香
[J].
价值工程,
2005,
(01)
: 16
-
18
[3]
入世与高级技能人员的开发
林菁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菁璐
王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兰
[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4,
(05)
: 7
-
10
[4]
国有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
戴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戴建荣
[J].
中国水泥,
2004,
(08)
: 17
-
18
[5]
加快我国高级技工队伍的培养
柯善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教务处湖北武汉
柯善祥
[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3)
: 72
-
75
[6]
我国执业资格制度体系框架研究——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式的转变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陈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民慧
[J].
科研管理,
1999,
(05)
: 21
-
27
[7]
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管理[M].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英)艾伦·罗伯逊(AlanRobetson), 2004
←
1
→
共 7 条
[1]
首席员工制:打造自己的蓝领精英
李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焦明
[J].
中国邮政,
2005,
(10)
: 60
-
61
[2]
我国高级技工短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端香
[J].
价值工程,
2005,
(01)
: 16
-
18
[3]
入世与高级技能人员的开发
林菁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菁璐
王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兰
[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4,
(05)
: 7
-
10
[4]
国有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
戴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戴建荣
[J].
中国水泥,
2004,
(08)
: 17
-
18
[5]
加快我国高级技工队伍的培养
柯善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教务处湖北武汉
柯善祥
[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3)
: 72
-
75
[6]
我国执业资格制度体系框架研究——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式的转变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陈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民慧
[J].
科研管理,
1999,
(05)
: 21
-
27
[7]
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管理[M].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英)艾伦·罗伯逊(AlanRobetson),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