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政策制定中的认知偏差与伦理靶标

被引:2
作者
李侠 [1 ]
李格菲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2]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政策; 认知偏差; 伦理靶标;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8.02.017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要制定出高质量的大数据政策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首先,在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受众之间要消除两种认知偏差,即知识偏差与价值偏差,选择合适的政策制定模式,从而在政策目标的设定与受众的偏好之间形成良好匹配;其次,为了提高大数据政策的运行效率,需要挑选合适的政策工具来承载伦理靶标,使政策符合正义原则,基于预防原则,最大限度上保障政策受众的自由并充分分享大数据政策释放的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框架与内容: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J]. 黄如花,温芳芳.&nbsp&nbsp图书情报工作. 2017(20)
[2]  
DT时代[M]. 中信出版社 ,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2015
[3]  
最差的情形[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10
[4]  
专业知识的民主化?[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瑞士) 马森, 2010
[5]  
Big data, open government and e-government: Issues, policies andrecommendations [J] . Sehl Mellouli,Luis F. Luna-Reyes,Jing Zhang,John Carlo Bertot,Ursula Gorham,Paul T. Jaeger,Lindsay C. Sarin,Heeyoon Choi.&nbsp&nbspInformation Polity .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