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单站测量确定近海内潮波的方向和速度
被引:9
作者
:
束星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束星北
赵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赵俊生
王祯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祯祥
孙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孙洪亮
顾学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顾学俊
耿世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耿世江
机构
: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来源
:
海洋学报(中文版)
|
1985年
/ 06期
关键词
:
内潮波;
波速;
孤立波包;
波向;
等温线;
热力学性质表;
温跃层;
斜温层;
单站测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从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方程出发,提出一种确定近海内潮波的方向和速度的方法,并根据单站的海流计阵列及测温链的测量进行了检验。本文限于潮流占主导的近海水域,在强温度层结条件下展开讨论,将海洋分为上、下等温层,层间以其平衡位置位于温跃层中央处的等温线为界,得出下、上层全流平均值的差Δ、Δ,基于潮波是透底长波,Δ、Δ中应不再含潮流成分,WT(z)取一级近似和内潮波按波包处理,得出内潮波引起的切变效应与等温线起伏之间的统计关系式AΔ+BΔ=ζ,波向及波速,由φⅠ=arctgA/B,cⅠ=H1H2÷(H(A2+B2)1/2)求得,经L3站两次实测证明:单站测量确定内潮波是可行的,所算出的φⅠ与Slick走向大体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利用海流观测资料检验近海内波
[J].
束星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束星北
;
耿世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耿世江
;
顾学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顾学俊
;
孙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孙洪亮
;
王桢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桢祥
;
赵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赵俊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5)
:535
-538
[2]
Seasat Views Ocean and Sea Iea Ice with Synthetic-Apeture Radar JPL .2 Fu,L.L. and Holt,B. Publication . 1982
←
1
→
共 2 条
[1]
利用海流观测资料检验近海内波
[J].
束星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束星北
;
耿世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耿世江
;
顾学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顾学俊
;
孙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孙洪亮
;
王桢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桢祥
;
赵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赵俊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5)
:535
-538
[2]
Seasat Views Ocean and Sea Iea Ice with Synthetic-Apeture Radar JPL .2 Fu,L.L. and Holt,B. Publication .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