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眼眶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杨瑞 [1 ]
代立梅 [1 ]
李剑颖 [2 ]
王凤艳 [1 ]
杜国权 [1 ]
机构
[1]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2] GE中国CT影像研究室
关键词
眼眶;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79.1 [眼损伤与异物];
学科分类号
100212 ;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部外伤检查时MSCT扫描的最适低剂量。方法选择30例眶壁骨折患者的横轴面骨折层面影像,通过图像空间添加噪声软件模拟出30、70、100、140、170、200 mA 6种低剂量影像,根据影像质量及骨折等显示情况进行评价,找出满足诊断需求的最适球管电流量后进行临床应用。同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影像质量按影像层次、噪声、解剖结构及能否满足诊断要求的显示情况而采用好、较好、一般、差、很差的5级制评价。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在使用常规剂量300 mA扫描条件时30例眼眶外伤患者图像中显示眶骨骨折30例、眶内气肿19例、眼肌损伤12例、眶内异物1例。在低剂量模拟图像中,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09,P=0.000)。当剂量降低至70 mA时上述所有临床征象仍可清晰显示和准确诊断,但图像质量评价为好1例、较好8例、一般21例,无差及很差。当模拟剂量管电流降低至100 mA时,图像质量评价为好9例、较好17例、一般4例,无差及很差;且同常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际应用100 mA管电流检查20例眼眶外伤患者,所得图像质量为好5例、较好13例、一般2例,无差及很差。CTDIvol、DLP、ED分别为20.84 mGy、125.04 mGy·cm、0.29 mSv。与常规剂量(300 mA)CTDIvol、DLP、ED分别为62.53 mGy、375.18 mGy·cm、0.86 mSv,比较管电流100 mA进行扫描时,ED下降了70%。结论眼眶部外伤进行MSCT扫描时,管电流为100 mA所得图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颞骨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研究 [J].
华建明 ;
陈根松 ;
丁信法 ;
向可伟 ;
章伟敏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02) :170-172
[2]   眼眶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J].
王卉 ;
郑晓华 ;
金朝林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 (02)
[3]   CT检查中低X射线剂量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J].
彭芸 ;
李剑颖 ;
马大庆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10) :1117-1120
[4]  
放射卫生防护[M]. 黄河出版社 , 李连波,王金鹏主编, 1998
[5]  
A rational approach to dose reduction in CT: individualized scan protocols[J] . Janita E. Wilting,André Zwartkruis,Maarten S. van Leeuwen,Jan Timmer,Alfons G. Kamphuis,Michiel Feldberg.European Radiology . 2001 (12)
[6]  
Conventional and reduced radiation dose of 16-DMCT for detection of nephrolithiasis and ureterolithiasis. Paulson EK,Weaver C,Ho LM,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