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利益视阈下环境犯罪构成之重构

被引:2
作者
周峨春 [1 ]
苏韫菡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法学院
[2] 华东理工大学后保处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犯罪构成; 环境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环境利益与人身权、财产权一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权益,环境危害行为的定性应围绕环境利益展开。现行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具有明显的行政从属性,即以环境行政法规的违反作为定罪的前提,这种形式化的定罪标准易偏离对环境的保护。相比之下,以环境利益为中心的违法判断,能够兼顾刑法保护环境的目的和刑法体系内部的统一。因此,以环境利益作为环境犯罪的客体,重构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是规制环境犯罪、保护环境的合理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刑法学.[M].《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M].王秀梅;杜澎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3]  
刑法疏议.[M].陈兴良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4]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1996,
[5]   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梳理与前瞻 [J].
张旭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4) :98-103
[6]   环境权法律属性分析——以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为视角 [J].
谢登科 .
求是学刊, 2015, 42 (06) :77-84
[7]  
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完善研究.[J].赵秉志;.中国环境法治.2008, 00
[8]   环境刑法行政化的基本问题探析 [J].
侯艳芳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95-700
[9]   论我国环境刑法的路径选择——基于环境权的刑法保护 [J].
刘润发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5) :47-48+58
[10]   试论公民环境权的刑事保障 [J].
李茂军 ;
高元城 ;
张薇 .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3)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