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被引:21
作者
王黎娟
何金海
管兆勇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苏门答腊; 对流; "大陆桥"; 中南半岛; 南海夏季风;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4.04.003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1980—1997年TBB资料和NCEP/NCAR40a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与冬季位于苏门答腊的对流中心由冬入夏沿"大陆桥"和中南半岛的系统性移动有密切联系。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沿"大陆桥"移动加快是一个先兆信号,正是对流移动的突然加速,对随后中南半岛对流增强有直接影响;中南半岛地区对流爆发引起副热带高压带在该地区断裂从而导致了南海地区对流活跃和夏季风的建立。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南海地区与苏门答腊地区的对流呈偶极型分布;南海地区和苏门答腊南部地区的对流变化几乎呈反相关关系,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苏门答腊南部地区对流旺盛;南海地区对流增强期间,苏门答腊南部地区对流减弱。由此可以把南海地区与苏门答腊南部TBB之差小于等于5K(并维持1候)的开始日期作为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M].何金海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2]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丁一汇;李崇银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
[3]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Ⅱ:亚洲季风区季节转换指数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刘屹岷 .
气象学报, 2002, (04) :409-420
[4]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刘屹岷 .
气象学报, 2002, (04) :400-408
[5]   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副高带断裂和东撤及其可能机制 [J].
何金海 ;
温敏 ;
施晓晖 ;
赵巧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18-330
[6]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7]   TBB资料揭示的亚澳季风区季节转换及亚洲夏季风建立的特征 [J].
何金海,朱乾根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1)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