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供给约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究竟还有多少?

被引:8
作者
徐文舸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 劳动者报酬占比; 新常态; 人口红利;
D O I
10.14132/j.2095-7963.2015.04.005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由需求约束型向供给约束型转变。其中,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步递减。利用修正后的"古典估算法",对现阶段全国和各省(市、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体规模为4 266.59万人,较2000年大幅减少了1 097.04万人;在空间分布上,我国的剩余劳动力仍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特别是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像京津沪等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剩余劳动力已几乎吸纳完毕;此外,劳动者报酬占比和工资性收入占比都呈现出"U"型走势,并且其出现拐点的时间节点恰好是我国经济第一次遭遇"民工荒"和"招工难"的2004年。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J].
石涛 ;
张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8) :18-29
[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估算 [J].
张兴华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8) :49-54
[3]  
贸易模式演进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张先锋, 2010
[4]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 [J].
王检贵 ;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5) :27-35+204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J].
侯东民 ;
王德文 ;
白南生 ;
钱文荣 ;
谢长青 ;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9, 33 (02) :32-47
[7]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8]   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研发——论新阶段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J].
龚刚 ;
黄春媛 ;
张前程 ;
陈维涛 ;
赵亮亮 .
经济学动态, 2013, (05) :16-26
[9]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 [J].
钟钰 ;
蓝海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6) :41-48+111
[10]  
宏观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龚刚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