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刚 [1 ,2 ]
廖和平 [1 ,2 ]
洪惠坤 [1 ,2 ]
朱琳 [2 ]
蔡进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
[3] 重庆工商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农业; 贫困化; 地理探测器; 农业产业扶贫效率; 贫困退出县; 万州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提高农户家庭的生计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科学揭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及其机制作用,进一步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指明方向,该文以西南山区典型贫困县-万州区为例,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13年、2015年和2018年研究区41个乡镇的产业扶贫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主导影响因素,并构建了主导影响因素与产业扶贫效率之间的作用机制框架。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南山区县域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整体上升,其政策干预对促进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具有积极作用,干预时间越长,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提升越明显,尤其是深度贫困乡镇的产业扶贫效率提升最明显。农业产业扶贫效率呈现明显的高值聚集区和低值聚集区。高值聚集区位于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的沿江平坝地带,低值聚集区集中在坡度较陡的高海拔山区。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持续落地,道路密度、特色种植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农业保险及扶贫信贷资金5个政策因素和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及人力资源水平2个社会因素逐渐取代家庭经济因素,成为西南山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山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农业产业扶贫效率的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业产业扶贫的多维贫困瞄准研究 [J].
杨龙 ;
李宝仪 ;
赵阳 ;
汪三贵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2) :134-144
[2]   农业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内在机理与可行路径——基于江西林镇及所辖李村的调查 [J].
梁栋 ;
吴惠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1) :49-57+164
[3]   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 [J].
陈志钢 ;
毕洁颖 ;
吴国宝 ;
何晓军 ;
王子妹一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1) :2-16
[4]   世界贫困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关键问题研究 [J].
李玉恒 ;
武文豪 ;
宋传垚 ;
刘彦随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 (01) :42-50
[5]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户识别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J].
王刚 ;
廖和平 ;
李涛 ;
张亚飞 ;
冉启智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01) :1-9
[6]   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蔡进 ;
禹洋春 ;
骆东奇 ;
邱继勤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22) :235-245
[7]   中国民族地区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研究 [J].
赵向豪 ;
陈彤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 (05) :40-47
[8]   产业扶贫:国外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J].
陈成文 ;
陈建平 ;
陶纪坤 .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127-134
[9]   长江经济带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J].
邓爱民 ;
张馨方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6) :42-47
[10]   中国大规模减贫的经验:基于扶贫战略和政策的历史考察 [J].
曾小溪 ;
汪三贵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6)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