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

被引:39
作者
韩喜 [1 ]
高兴友 [2 ]
车廷信 [3 ]
余钦范 [2 ]
机构
[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号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沉积环境; 物源; 地震切片; 频谱成像;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7.01.022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在地震垂向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原理,利用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在横向上的差异,研究每一种沉积微相地质体在横向上的几何形态和沉积特征。本文主要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沿层切片和沿层地震频谱成像等技术,并结合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开展了对河道砂体沉积的地质解释和研究,推断出了沉积物源方向和砂体发育带,指出了油气储层的有利区。其中沿层地震频谱成像技术是通过频谱成像的最大能量确定的频率检测对应的地层调谐厚度,而不是直接利用地震资料的主频计算地层厚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133+125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综合地震解释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J].
王立武 ;
梁春秀 ;
邹才能 ;
李明 ;
宋立斌 ;
何海全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 (01) :58-62
[2]   沿层属性分析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J].
徐旺林 ;
王天琦 ;
魏立花 ;
李海亮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S1) :83-87
[3]   多信息储层预测地震属性提取与有效性分析方法 [J].
刘文岭 ;
牛彦良 ;
李刚 ;
郭彦如 .
石油物探, 2002, (01) :100-106
[4]   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A地区储层 [J].
王玉梅 ;
季玉新 ;
李东波 ;
慎国强 ;
陈松莉 .
石油物探, 2001, (04) :69-76
[5]   近代河流沉积与地震地层学解释 [J].
李庆忠 .
石油物探, 1994, (02) :26-41
[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 地质出版社 , 邓宏文等著, 2002
[7]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于兴河编著, 2002
[8]   基本地震属性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J].
Ling Yun BGP CNPC Zhuo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6) :642-653+579
[9]   松辽盆地北部储层预测技术发展历程及岩性油藏地震识别技术 [J].
陈树民 ;
于晶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103-1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