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附视频

被引:17
作者
齐宜光
宋捷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反腐; 网民; 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对网络反腐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网络反腐的利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如权力至上意识的残余存在,公众的反腐意识弱化,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详细,"情绪性反腐"的影响,地区、城乡、职业网络用户数量存在差别等。为此提出了一些措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反腐主体的舆论力量,实行政府信息及时、详细公开机制,培养网民成熟的网络反腐的心理机制,逐渐解决网络"数字鸿沟"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 1999
[2]   问责制:必须走向制度化 [J].
毛政相 .
理论探讨 , 2005, (01) :94-97
[3]   论网络反腐 [J].
熊富标 .
理论界, 2005, (12) :47-48
[4]  
大趋势[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奈斯比特(J·Naisbitt) 著, 1984
[5]  
政治学[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张雷,娄成武编著, 2002
[6]  
单向度的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 1989
[7]  
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M]. 学林出版社 , 蔡翠红著, 2003
[8]   论网络政治动员 [J].
张雷 ;
刘曙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45-149
[9]   论中国问责文化的缺失与建构 [J].
周亚越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 (03) :64-68+73
[10]  
论法的精神[M]. 商务印书馆 , (法)孟德斯鸠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