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机理与风险度量研究——以P2P网贷为例

被引:57
作者
王立勇
石颖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指标体系; 风险测算; P2P; 金融风险;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6.02.014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互联网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互联网金融引发金融服务模式变革并加快定价市场化,对打破金融抑制和加速金融脱媒具有积极影响。然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凸显,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及度量意义明显。鉴于此,本文采用二层次CRITIC-灰色关联模型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体系,运用Va R方法测算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小。发现,当前互联网金融整体风险及各维度风险在前三季度基本保持有序波动状态,但在第四季度呈下降趋势,风险防控对发展互联网作用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2+148 +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J].
郑联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5) :103-118+6
[2]   余额宝的鲇鱼效应、存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应对 [J].
乔海曙 ;
李颖 .
当代财经, 2014, (08) :41-49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研究 [J].
朱治豪 ;
吕乔 .
特区经济, 2014, (07) :112-114
[4]   互联网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 [J].
刘越 ;
徐超 ;
于品显 .
社会科学研究, 2014, (03) :28-33
[5]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 [J].
陈志武 .
新金融, 2014, (04) :9-13
[6]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J].
宏皓 .
武汉金融, 2014, (04) :4-5
[7]  
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J]. 张晶.经济问题探索. 2014(04)
[8]   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 [J].
吴晓求 .
财贸经济, 2014, (01) :14-23
[9]   KMV模型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测算研究 [J].
孙小丽 ;
彭龙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6) :75-81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