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88
作者
孟召平 [1 ]
郭彦省 [1 ]
王赟 [2 ]
潘结南 [1 ]
芦俊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煤层厚度; 多元统计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性和构造解释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煤、油气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淮南矿区谢桥1区131煤层地震勘探资料,提取了28种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地震属性的分析,优选出平均峰值振幅、振幅的峰态、最大绝对振幅、瞬时频率斜率等4种地震属性作为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基本参数,结合已知钻孔资料,利用多元多项式回归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求出了各属性与煤厚之间的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应用结果对比分析,反映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煤厚预测中具有好的应用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奇性指数:一种新地震属性 [J].
李春峰 ;
Christopher Liner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4) :882-888
[2]   海上E区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与成藏远景预测 [J].
孙春岩 ;
牛滨华 ;
文鹏飞 ;
黄永样 ;
王宏语 ;
黄新武 ;
李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1076-1085
[3]   地震属性及其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J].
郭彦省 ;
孟召平 ;
杨瑞昭 ;
张丽红 ;
刘亚川 ;
孙学渊 ;
赵国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5) :67-72
[4]   高阶统计量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J].
熊晓军 ;
尹成 ;
张白林 ;
丁峰 ;
李大卫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921-928
[5]   地表下沉系数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J].
郭文兵 ;
邓喀中 ;
邹友峰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2) :212-215
[6]   地震属性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J].
崔若飞 ;
李晋平 ;
庞留彦 ;
闫德庆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3) :54-57
[7]   多信息储层预测地震属性提取与有效性分析方法 [J].
刘文岭 ;
牛彦良 ;
李刚 ;
郭彦如 .
石油物探, 2002, (01) :100-106
[8]   利用模型技术研究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 [J].
乐友喜 .
物探与化探, 2001, (03) :191-197
[9]   薄层地震属性参数分析和厚度预测 [J].
黄真萍 ;
王晓华 ;
王云专 .
石油物探, 1997, (03) :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