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与节能的动态关系

被引:3
作者
靳景 [1 ,2 ]
许嘉钰 [1 ,3 ]
易兰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3]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节能;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指数分解; 向量自回归模型;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5.11.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1 ;
摘要
为了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结构与健全节能的保障机制,运用指数分解法对北京市1996—2010年的节能量进行了计算与静态分解,在此基础上以单位GDP能耗作为北京市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通过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单位GDP能耗的VAR(vector autoregression,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论述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利用北京市2011─2013年实际单位GDP能耗对VAR模型进行校验,模型计算误差在5%以下.结果表明:北京市在"九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节能贡献大,占总节能量的55.60%,其主要依托第二、三产业间的结构调整;而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技术进步节能量分别占同期总节能量的81.35%、85.41%.单位GDP能耗、产业结构节能、技术进步节能对单位GDP能耗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39%和48%.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单位GDP能耗均产生周期性的影响,每个周期为5.0 a,影响逐渐减弱,2个周期后趋于零.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前2.5 a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尤以第2年最为明显;技术进步后的3.0~5.0 a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显著,尤以第3年最为明显,具有2.0 a的滞后期.因此,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单位GDP能耗影响的特征,对其节能效果做出科学评价,并应用于实际政策制订.
引用
收藏
页码:1781 / 17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回弹效应与能源效率政策的重点产业选择 [J].
胡秋阳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28-140
[3]   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CO排放及其因素分解 [J].
王凯 ;
李娟 ;
席建超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5) :576-582
[4]   北京能源消费排放CO2增量的分解研究——基于IDA法的LMDI技术分析 [J].
张旺 ;
周跃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514-521
[5]   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黄芳 ;
江可申 .
技术经济, 2013, (03) :100-104
[6]   低碳背景下的新疆能源经济效率的动态分析——基于var模型 [J].
鲁航英 .
科技经济市场, 2013, (03) :34-36
[7]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与能源价格、技术进步——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平卫英 .
当代经济管理, 2012, 34 (09) :7-10
[8]   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贵州为例 [J].
白万平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12, (04) :97-102
[9]  
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影响要素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J]. 卢愿清,史军.环境科学. 2012(07)
[10]   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专利、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杨忠敏 .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09) :22-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