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创伤弹道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11
作者
:
王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王正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承功
刘大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刘大维
施同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施同舟
可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可金星
李爱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李爱莲
机构
:
[1]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2]
第三军医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来源
:
解放军医学杂志
|
1982年
/ 03期
关键词
:
超微结构;
创伤弹道;
伤道;
致伤;
肌原纤维束;
高速弹丸;
线粒体肿胀;
肌纤维;
肌细胞;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有关创伤弹道的病理形态变化,以往曾有过不少研究报告,但是,对于高速轻武器致伤后伤道的病理变化,特别是超微结构的变化,文献上却很少有报道。 本文报告了高速枪弹和一般速度的制式枪弹致伤后,伤道各部早期的超微结构变化,并结合大体和光学显微镜所见,对高速弹丸的致伤特点作一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193 +193-19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