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强震的时间分布及物理解释

被引:104
作者
张国民
傅征祥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活动期; 大震; 时间分布; 地震; 物理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华北地区Ms≥7级强震的时间分布,发现在每一个地震活动期内,大地震的累积频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呈指数函数形式.文中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第三、第四两个活动期的累积频度曲线,用线性流变体简化模型对大震的时间分布作了理论解释.并从地壳和上地幔的环境方面探讨了第三和第四两个活动期中强震活动的差异性.本文的结果对研究地震活动分期、讨论大震趋势有一定参考作用,其理论探讨有助于分析一个活动期内强震孕育和发生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北部地区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其与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关系.[J].刘国栋;刘昌铨.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2, 12
[2]  
华北地区近700年地震序列的数学模拟.[J].王仁;孙荀英;蔡永恩.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2, 08
[3]   华北地区地震迁移规律的数学模拟 [J].
王仁 ;
何国琦 ;
殷有泉 ;
蔡永恩 .
地震学报, 1980, (01) :32-42
[4]   强余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J].
谷继成 ;
谢小碧 ;
赵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1) :32-46
[5]  
地球构造圈.[M].[苏]别洛乌索夫(В·В·Белоусов) 主编;林彻 译.地震出版社.1983,
[6]  
中国强地震简目.[M].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编;.地图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