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121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新泽西州,新泽西州,北京
关键词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相关褶皱; 几何学; 运动学; 力学模型; 生长地层; 工程地质; 地震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附视频
    汪新
    贾承造
    杨树锋
    [J]. 地质科学, 2002, (03) : 372 - 384
  • [2]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逆断裂-褶皱带及其形成机制
    邓起东
    冯先岳
    张培震
    杨晓平
    徐锡伟
    彭斯震
    李军
    [J]. 地学前缘, 1999, (04) : 191 - 201
  • [3] 库车新生代构造性质和变形时间
    卢华复
    贾东
    陈楚铭
    刘志宏
    王国强
    贾承造
    [J]. 地学前缘, 1999, (04) : 215 - 221
  • [4] 天山活动构造.[M].邓起东等著;.地震出版社.2000,
  • [5]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