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梭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32
作者
李云霄
金鑫
张营
单雪梅
于丹
机构
[1] 延边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魏氏梭菌病; 魏氏梭菌毒素; 魏氏梭菌分型; 诊断技术;
D O I
10.16437/j.cnki.1007-5038.2007.07.021
中图分类号
S854.4 [兽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可感染多种动物,以导致犊牛肠毒血症、绵羊羔痢疾、仔猪坏死性肠炎以及兔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菌通常感染2月龄10月龄且膘情较好的牛、羊,在其消化道产生大量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从而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发生非常突然,与家畜"猝死症"有密切联系。病理变化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突出特征,反刍动物以瓣胃、肠管最为明显。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浓缩氢氧化铝灭活苗、类毒素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魏氏梭菌分型,病原、毒素及抗毒素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畜舍环境中魏氏梭菌分离及基因型鉴定 [J].
王海荣 ;
唐德宏 ;
鹿道新 ;
樊丽 ;
柴同杰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11) :61-63
[2]   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外毒素最新研究进展 [J].
陈小云 ;
关孚时 ;
张存帅 ;
周利光 .
中国兽药杂志, 2005, (06) :29-33
[3]   产气荚膜梭菌型特异性多重PCR的研究 [J].
龚玉梅 ;
Pat Blackall ;
陈卓明 ;
苗得园 ;
孙惠玲 ;
张培君 .
中国兽药杂志, 2004, (02) :22-25
[4]   我国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特点 [J].
张红英 ;
卢中华 ;
杨霞 ;
王亚宾 ;
金钺 .
中国畜牧兽医, 2004, (01) :39-41
[5]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J].
文其乙 .
动物医学进展, 2002, (02) :17-18+32
[6]  
Comparison of four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Depsilon toxin in intestinal contents and other body fluids ofsheep and goats .2 Uzal F A,Kelly W R,Thomas R,et al. Journal of veterinary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