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利枢纽坝区构造特征及其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钱海涛
王思敬
袁代江
严福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北京
[4] 北京
[5] 贵州 贵阳
[6] 北京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应力场; 褶皱; 节理; 影响; 岩溶; 发育规律;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5.04.009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某水利枢纽区构造基本格局形成于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此时构造应力场以NE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了规模较大的NE向百兴向斜;渐新世以来,区域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隆升,构造应力场转变以NW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坝区占统治地位的NE向构造,在坚硬的岩层中形成大量节理裂隙,软弱岩层中则表现为塑性变形。这种构造特征对岩溶的发育具有控制性作用:(1)构造发育史控制了岩溶发育演化史,(2)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导致岩溶的多层性及继承性,(3)褶皱限制了岩溶呈NE向带状分布,(4)不同岩层内构造特征相异导致岩溶仅在某些岩层内较发育,(5)节理裂隙控制了岩溶发育的部位及形态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平寨坝址左岸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建坝条件的影响
    简文星
    唐辉明
    刘佑荣
    王洪兴
    袁代江
    刘子金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4) : 373 - 379
  • [2] 观音阁水库选坝过程中岩溶勘察与研究
    冯明珲
    冯嘉谟
    [J]. 水力发电学报, 1998, (03) : 62 - 71
  • [3] 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下坝址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
    吴忠康,陈文理
    [J]. 中国岩溶, 1994, (02) : 141 - 152
  • [4]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M].卢耀如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 [5] 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M].邹成杰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 [6] 中国岩溶研究.[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