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15
作者
刘龙华 [1 ]
汤小华 [2 ]
陈加兵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承载力; 福建省;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13.04.005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对2010年福建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得出福建省2010年SO2和NO x大气环境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各县级行政区SO2和NO x大气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大部分县和县级市的承载力为高承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对超载和严重超载的区域分析其超载的原因;从政府、工厂负责人、居民等角度提出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DEA评价 [J].
宋宇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05) :600-604
[2]   大气污染物扩散中稳定度判定方法概述 [J].
刘强 .
干旱气象, 2011, 29 (03) :355-361
[3]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 [J].
胡麓华 ;
张虹 .
四川环境, 2009, 28 (05) :31-35
[4]   大气环境承载力是山西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J].
魏巍 .
科学之友(B版), 2008, (08) :158-160
[5]   计算混合层高度的实用程序 [J].
于秀峰 .
科技资讯, 2007, (06) :13+15-13
[6]   区域环境承载力计算实例 [J].
曹海雄 .
广州化工, 2006, (06) :54-55+61
[7]   山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 [J].
陈新凤 .
经济问题, 2006, (11) :79-81
[8]   多源模式测算大气环境容量问题探讨 [J].
崔锡训 .
干旱环境监测, 2006, (01) :27-31
[9]   焦作市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J].
李定策 ;
齐永安 .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20-223
[10]   混合层高度变化趋势及其代表值的探讨 [J].
徐芙蓉 ;
施介宽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