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以及“怎么办”——“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用体会

被引:5
作者
张亮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改革; 教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040102 ;
摘要
"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限度地积累、表达共识,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体系改革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它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理论思考,推动学生真正走向哲学;虽然篇幅缩小,但给教学实践带来的是"危"更是"机"。克服惰性、提高意识是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是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高水平的科研是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J].
张亮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9 (02) :174-178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 [J].
袁贵仁 ;
杨耕 .
哲学研究, 2011, (11) :11-18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上) [J].
袁贵仁 ;
杨耕 .
哲学研究, 2011, (10) :3-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