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潘晓
傅云飞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云; 红外辐射温度; 气候特征;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8-2007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的融合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深厚降水(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及浅薄降水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及红外信号特征,并对其日变化特点和降水的经向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主要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67.8%),浅薄降水次之(26.4%),深厚强对流降水出现最少(5.8%)。不同云顶红外辐射温度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深厚降水从雨顶高度至近地面高度均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浅薄降水只有增大过程。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的降水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6:00(地方时,下同),降水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8:00和13:00,其中深厚强对流降水强度在00:00还出现次峰值。浅薄降水的降水频次及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0:00,呈现夜雨特点。深厚降水和浅薄降水的云顶红外辐射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最低值均出现在19:00。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具有明显的东移特征,其中深厚弱对流降水的东移特征更为明显,而浅薄降水无明显的经向传播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91 / 12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赵勇 ;
李如琦 ;
杨霞 ;
何冬燕 ;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1223
[2]   利用卫星数据分析青藏高原云微物理特性 [J].
刘健 .
高原气象 , 2013, (01) :38-45
[3]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彭骏 .
高原气象 , 2012, (03) :592-604
[4]   基于TRMM卫星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日变化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4) :564-576
[5]   利用TRMM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J].
李典 ;
白爱娟 ;
黄盛军 .
高原气象 , 2012, (02) :304-311
[6]   基于Cloudsat的降水云和非降水云垂直特征 [J].
尚博 ;
周毓荃 ;
刘建朝 ;
黄毅梅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2, (01) :1-9
[7]   青藏高原雷暴弱降水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J].
戴进 ;
余兴 ;
刘贵华 ;
徐小红 ;
岳治国 ;
孙伟 ;
杨馥祯 .
高原气象, 2011, 30 (02) :288-298
[8]   夏季热带及副热带降水云可见光/红外信号气候分布特征附视频 [J].
傅云飞 ;
刘鹏 ;
刘奇 ;
马明 ;
孙亮 ;
王雨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1, (02) :129-140
[9]   利用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结果对夏季中国南方对流和层云降水气候特征的分析 [J].
刘鹏 ;
傅云飞 .
大气科学 , 2010, (04) :802-814
[10]   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夏季积雨云云砧 [J].
傅云飞 ;
冯沙 ;
刘鹏 ;
曹爱琴 ;
刘显通 ;
李锐 ;
刘奇 ;
王雨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1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