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缪礼鸿
周俊初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根瘤菌; 竞争结瘤; 影响因子;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3.01.019
中图分类号
S182 [农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近年来已通过自然选育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不少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菌株 ,并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证明它们能够使豆科作物显著增产。但由于人工接种剂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阻碍了这些高效固氮菌株田间应用效果的发挥。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与根瘤菌结瘤基因的研究相比 ,我们对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机制的认识仍非常有限。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主要包括根瘤菌与宿主植物的遗传因素和生态学因素两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费氏中华根瘤菌内源质粒和大豆品种对菌株竞争结瘤能力及固氮效率的影响 [J].
缪礼鸿 ;
周俊初 ;
郑慧芬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802-808
[2]   土壤中大豆根瘤菌之间竞争结瘤的研究——Ⅲ.接种菌量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J].
王福生 ;
李阜棣 ;
陈华癸 .
土壤学报, 1989, (04) :388-392
[3]   两株大豆根瘤菌在结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J].
王福生 ;
李阜棣 .
微生物学报, 1988, 28 (04) :350-354
[4]  
NifA-NtrA regulatory system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of nfe , a gene locus involved in nodulation competitiveness of Rhizobium meliloti[J] . Juan Sanjuan,José Olivares.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 1991 (6)
[5]   COMPETITIVENES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OF BRADYRHIZOBIUM-JAPONICUM SEROCLUSTER 123 AS DETERMINED USING A ROOT-TIP MARKING PROCEDURE IN GROWTH POUCHES [J].
MCDERMOTT, TR ;
GRAHAM, PH ;
FERREY, ML .
PLANT AND SOIL, 1991, 135 (02) :245-250
[6]   GENETIC STABILITY IN RHIZOBIA IN THE FIELD [J].
GIBSON, AH ;
DEMEZAS, DH ;
GAULT, RR ;
BHUVANESWARI, TV ;
BROCKWELL, J .
PLANT AND SOIL, 1990, 129 (01) :37-44
[7]   CULTIVAR AND PH EFFECTS ON COMPETITION FOR NODULE SITES BETWEEN ISOLATES OF RHIZOBIUM IN BEANS [J].
VARGAS, AAT ;
GRAHAM, PH .
PLANT AND SOIL, 1989, 117 (02)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