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鄂北豫西南黄褐土的某些发生学特征

被引:9
作者
丘华昌
机构
[1] 华中农学院土化系土壤学教研室
关键词
黄褐土; 粘土矿物; 粘粒; 氧化铁; 黄泥巴; 黄壤;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豫西南; 鄂北; 发生学; 生物学;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84.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鄂北豫西南的漫岗平原和平缓丘陵上,广泛分布着上更新统黄土(Q3)上发育的土壤。在中国土壤图(1976年),中国土壤和土壤分区图(1981年),划为粘盘黄棕壤或黄褐土。以往有关这类土壤的研究报道,多以苏、皖的粘盘黄棕壤为对象。近年来,笔者结合鄂北土壤普查,对鄂北豫西南的黄褐土进行了一些考察研究。本文就黄褐土的某些发生学特征,及其与鄂中下蜀黄土上发育的土壤(称为典型黄棕壤,简称黄棕壤)的差别,并对它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富铝化土壤诊断土层的初步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J].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1984, (02) :171-181+231
[2]   江苏省黄土丘陵上土壤分布规律、发生特点及其利用 [J].
徐琪 ;
黄振文 ;
陆彦椿 .
土壤通报, 1964, (03) :8-16
[3]   江苏云台山黄棕壤的生成环境和特性 [J].
张俊民 .
土壤通报, 1963, (05) :17-22
[4]   南京下蜀层土壤的化学组成 [J].
于天仁 .
土壤学报, 1950, (02) :83-90
[5]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