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空间分布

被引:30
作者
叶辉
李隆术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蛀梢,云南松,空间分布;
D O I
10.16380/j.kcxb.1994.03.009
中图分类号
Q969.514.6 [长小蠹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昆明地区,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成虫蛀梢多集中在蛀干木附近。种群密度以蛀干木为中心向周围是指数递减,散布半径约30m。在蛀虹梢过程中,该种群逐渐向新区扩张。在树冠内,纵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4—10轮枝上。第7轮技虫口百分率最高。6—7轮枝受害率最大。树冠上层受害较其下属于重。从树冠水平层次考察,树冠外层虫量相对集中,约为树冠中、内层虫量之和。树冠内层虫量最少。纵坑切梢小蠹在树冠内的种群分布系由梢径、种群密度、蛀梢行为、降落方式、光照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