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粮食陈化原因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被引:1
作者
张显运
机构
[1]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 陈化; 宋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4 [宋:北宋(960~1127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两宋时期,由于频繁的水患和火灾、粮食流通中的人为掺假以及粮仓的超期储存等因素,导致了粮食的陈化。陈化粮既浪费了粮食,造成了财政损失,用做军粮还引起了士兵的不满。为了延缓粮食陈化,宋政府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如在干爽温凉处修建粮仓、曝晒粮食防潮、注意粮仓防火、储物以新易陈、陈粮赈灾、定期检验、打击粮食中的掺假行为等,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粮食的陈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浅谈粮食陈化的原因及减缓陈化的对策 [J].
张蕾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 (01) :234-234
[2]  
续资治通鉴长编[M]. 中华书局 , (宋)李焘撰, 2004
[3]  
宋代国家粮食仓储管理制度研究[D]. 马媛媛.陕西师范大学 2008
[4]  
宋代畜牧业研究[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张显运, 2009
[5]  
文献通考[M]. 中华书局 , (元)马端临, 1986
[6]  
宋代东京研究[M].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周宝珠著, 1992
[7]   宋代的粮食贸易 [J].
包伟民 .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2) :41-56
[8]  
宋会要辑稿[M]. 中华书局 , (清)徐松辑, 1957
[9]  
宋史[M]. 中华书局 , (元)脱脱等撰, 1977
[10]   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 [J].
程民生 .
历史研究, 1991, (02) :1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