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宽谷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及其评价

被引:19
作者
安韶山
黄懿梅
刘梦云
李壁成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陕西杨陵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植被恢复; 宁南宽谷丘陵区;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就宁南宽谷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自然恢复不同演替阶段条件下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在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农地和果园土壤酶活性较低,而且变异性较大。土壤过氧化氢酶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变化不大,在各用地类型内部及各土样剖面层次上差异也不明显。封禁条件下各种酶活性均表现为表层0~20cm大于表下层20~40cm,表层0~20cm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长芒草+大针茅>铁杆蒿>长芒草>百里香,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为铁杆蒿>长芒草+大针茅>长芒草>百里香。长芒草群落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脲酶活性为开垦地>封禁地,中性磷酸酶则表现为封禁地>开垦地,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差别不大。铁杆蒿群落放牧地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封禁和开垦的同土层土壤,封禁的脲酶和蔗糖酶次之,开垦地的脲酶和蔗糖酶最小,开垦地的中性磷酸酶高于封禁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生物量特征 [J].
张成娥 ;
刘国彬 ;
陈小利 .
土壤通报, 1999, (03) :7-9
[2]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3]  
Use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o monitor soil quality in natural and improved fallows in semi -arid tropical regions. Badiane NNY,Chotte JL,Pate E,et al. 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1
[4]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emiarid agricultural soils. Acosta - Martinez V,Zobeck TM,Gill TE,et al.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2003
[5]  
Activities of some soil enzymes in different land use system after deforestation in hilly areas of west Lampung, South Sumatra, Indonesia. Abdul K S,Katayama A,Kimura. Soil Science . 2000
[6]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emiarid agricultural soils [J].
Acosta-Martínez, V ;
Zobeck, TM ;
Gill, TE ;
Kennedy, AC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 38 (04) :216-227
[7]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8]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
[9]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途径探讨 [J].
邹厚远 ;
关秀琦 ;
张信 ;
古晓林 .
草业科学, 1997, (01) :4-5
[10]   林地砍伐开垦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J].
张成娥 ;
陈小利 .
生态学杂志, 1998, (0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