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顶芽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卫志明
许智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创伤组织; 大豆; 顶芽; 植株再生;
D O I
10.13592/j.cnki.ppj.1988.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栽培大豆(Glycine max)6个品种顶芽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中,以铁丰18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最强,在B5附加2,4-D 1.0mg/L,BA 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80%左右。愈伤组织出现10d后及时转移到MS附加BA 1.0,KT0.5,ZT0.5和IAA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分芽化的频率达40%左右。切割的不定芽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IBA 0.2~0.5mg/L、蔗糖2%的琼脂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长成完整小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条件对其花粉植株诱导频率的影响 [J].
王培 ;
陈玉蓉 .
遗传学报, 1980, (01) :64-71
[2]  
Kartha KK 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 1981
[3]   大豆叶片的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诱导 [J].
杨振棠 ;
陈泽光 ;
刘志东 ;
张增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6) :1012-1016
[4]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下胚轴和子叶的愈伤组织获得幼苗 [J].
蒋兴邨 ;
邵启全 ;
Peter S.Carlson .
大豆科学, 1983, (01) :25-29+83
[5]   大豆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雄核发育的研究 [J].
尹光初 ;
朱之垠 ;
徐振 ;
陈力 ;
李学湛 ;
毕凤云 .
大豆科学, 1982, (01) :69-76
[6]  
Induction of somatic embryos in cotyledonary tissue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J] .  &nbspPlant Cell Reports . 198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