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与降解效应

被引:53
作者
陈嫣
李广贺
张旭
卢晓霞
张玲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植物根际; 微生态环境; 微生物活性;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05.06.017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利用大庆油田石油开采区的污染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选择紫花苜蓿和披碱草为供试植物,通过监测根系微生物活性、石油烃降解效率等指标,建立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揭示污染土壤石油烃降解效应和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可改善污染土壤持水能力和微生物活性,与无根系土壤相比,提高含水率达10%。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高出1~2个数量级,FDA(荧光素双醋酸酯)活性高出0.29~0.36。经过150d的降解,植物根际油污土中石油烃的降解率比无根系土壤高9.1%~15.5%。污染土壤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对微生物活性具有诱导作用,有利于石油烃的降解和污染土层的生物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784 / 7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J].
宋玉芳 ;
宋雪英 ;
张薇 ;
周启星 ;
孙铁珩 .
环境科学, 2004, (02) :129-133
[2]   两种植物条件下土壤中矿物油和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修复研究 [J].
宋玉芳 ;
许华夏 ;
任丽萍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08-112
[3]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4]  
环境工程微生物检验手册.[M].俞毓馨等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