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象征——以《周易》为中心的探寻

被引:5
作者
刁生虎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隐喻; 象征; 《周易》;
D O I
10.16229/j.cnki.issn1000-5102.2006.05.025
中图分类号
I206.2 [古代文学(~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隐喻文化,《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它奠定了隐喻象征这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基础,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然而,尽管象征在本质上是隐喻,但却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与隐喻并不完全等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意象在文本中出现次数的多少,一个意象是否具有清晰的主题意义,隐喻或象征所涉及的两类事物在性质上的不同等标准对二者进行区分。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隐喻与寓言——以先秦诸子为中心的探寻 [J].
刁生虎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27-31
[3]  
隐喻的生命.[M].张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M].季广茂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周易》与中国文学.[M].陈良运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6]  
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季广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管锥编.[M].钱钟书 著.中华书局.1986,
[8]  
文学理论.[M].[美]韦勒克(R·Wellek);沃伦(A·Warren) 著;刘象愚等 译.三联书店.1984,
[9]  
美学散步.[M].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