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玛县塔色普勒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5
作者
吴浩 [1 ]
李才 [1 ]
胡培远 [1 ]
范建军 [1 ]
张红雨 [2 ]
李娇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去申拉组; 火山岩;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塔色普勒地区新发现的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和年龄研究。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将区内火山岩划分为富镁安山岩、英安岩和高分异流纹岩3种类型。富镁安山岩具有较高的MgO含量和Mg#值,是俯冲板片熔体与地幔楔相互作用的产物;英安岩与高分异流纹岩具有同源岩浆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亏损Nb、Ta、Ti、Sr等元素,并具有较高的Rb/Sr值,可能是地壳部分熔融经历了不同分异作用形成的。对流纹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103Ma±1Ma和107Ma±1Ma的年龄值,显示区内去申拉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研究认为,区内去申拉组火山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早白垩世晚期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过程中发生的板片断离,塔色普勒地区班公湖-怒江洋的陆-陆碰撞时间在107Ma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014 / 10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D].张玉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03
[2]  
西藏改则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年代学制约.[D].李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
[3]  
陕西商南松树沟橄榄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示踪.[D].于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07
[4]  
西藏冈底斯盐湖南部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成因.[D].于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08
[5]   西藏羌塘南缘热那错早白垩世流纹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及其意义 [J].
常青松 ;
朱弟成 ;
赵志丹 ;
董国臣 ;
莫宣学 ;
刘勇胜 ;
胡兆初 .
岩石学报, 2011, 27 (07) :2034-2044
[6]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再探讨 [J].
李超 ;
肖传桃 ;
龚文平 ;
田海艳 ;
王小阳 ;
王振鸿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8 (03) :41-43+11
[7]   拉萨地块北部去申拉组火山岩: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的产物? [J].
康志强 ;
许继峰 ;
王保弟 ;
陈建林 .
岩石学报, 2010, 26 (10) :3106-3116
[8]   西藏北冈底斯巴木错安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陈越 ;
朱弟成 ;
赵志丹 ;
张亮亮 ;
刘敏 ;
于枫 ;
管琪 ;
莫宣学 .
岩石学报, 2010, 26 (07) :2193-2206
[9]   西藏北冈底斯巴尔达地区岩浆作用的成因:地球化学、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约束 [J].
张亮亮 ;
朱弟成 ;
赵志丹 ;
董国臣 ;
莫宣学 ;
管琪 ;
刘敏 ;
刘美华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871-1888
[10]   西藏南部二叠纪和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新观点 [J].
朱弟成 ;
莫宣学 ;
赵志丹 ;
牛耀龄 ;
潘桂棠 ;
王立全 ;
廖忠礼 .
地学前缘, 2009, 16 (02)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