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根灌在黄土坡地的水分运移规律试验

被引:22
作者
汪有科 [1 ,2 ]
黎朋红 [1 ,3 ]
马理辉 [1 ,2 ]
赵颖娜 [1 ]
黎朋军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4]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涌泉根灌; 湿润锋; 水分运移; 黄土坡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5.4 [地下灌];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为了了解涌泉根灌这项微灌技术灌水后的水分运移情况,在野外黄土坡地利用剖面法对涌泉根灌在不同孔径、孔深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孔径、孔深处理下,湿润体水平扩散半径、向上入渗距离和向下入渗深度有不同的影响,且均与时间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涌泉根灌停止后24 h内的土壤湿润体水平及竖直方向扩散相对变化超过了47%,湿润体平均含水量相对降低了30%;24 h后的扩散较小,平均含水量下降较小.涌泉根灌停止后24 h时的湿润体特征值可作为涌泉根灌系统设计的依据;推荐涌泉根灌适宜的孔洞深度为30~40 cm,孔径为φ6 cm.研究结果可为涌泉根灌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果树涌泉灌溉方式的技术应用 [J].
杨素哲 ;
沈菊艳 ;
黄宝全 ;
陈玉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68-71
[2]   地下滴灌埋设深度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J].
夏玉慧 ;
汪有科 ;
汪治同 .
草地学报, 2008, (03) :298-302
[3]   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技术集成与示范 [J].
吴普特 ;
汪有科 ;
辛小桂 ;
朱德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4) :1-6+12
[4]  
节水灌溉与自动控制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吴普特, 2002
[5]  
Soil pits as a simple design aid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systems[J] . Michael A. Battam,Bruce G. Sutton,David G. Boughton.Irrigation Science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