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周冬梅
张军
程文仕
岑国璋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景观指数; 空间格局; 西固;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4.159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目的]为实现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IS平台支持下,利用破碎度、形状指数、分维数、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对西固区11类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商服用地的景观破碎程度最大为3.98,其次为水利设施用地为3.80;未利用地的景观破碎度最小为0.04。说明在西固区商服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而未利用地受人为干扰的程度最小,河口乡景观破碎度最小,表明其受到人为影响的程度最小,而陈坪乡、达川乡破碎度指数较大,表明这两个乡镇在西固区受到较大的人为影响。西固区各位用地的景观分离度差异比较大,水利设施用地最大为2 428.66,而未利用地最小为0.82。说明西固区水利设施用地的空间上最为分散,而未利用地在空间上的分散程度最低。景观多样性指数表明西固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地为主,而土地利用组合系数也表明西固区土地利用方式以未利用地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778 / 67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伍星 ;
沈珍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86-92+291
[2]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J].
邱彭华 ;
徐颂军 ;
谢跟踪 ;
唐本安 ;
毕华 ;
余龙师 .
生态学报, 2007, (04) :1257-1264
[3]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虹波 ;
刘黎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5) :77-85
[4]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张国坤 ;
邓伟 ;
宋开山 ;
刘吉平 ;
张力宏 ;
李方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25-3034
[5]   陇东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J].
张希彪 ;
上官周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4) :167-169
[6]   论“反规划”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韩西丽 .
城市规划, 2005, (09) :64-69
[7]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J].
李晓娟 ;
倪晋仁 ;
李振山 ;
韩鹏 ;
李天宏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340-346
[8]   桐乡市乡镇耕地整理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分析 [J].
邓劲松 ;
王珂 ;
沈掌泉 ;
罗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3) :79-82
[9]   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 [J].
肖笃宁 ;
解伏菊 ;
魏建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731-1736
[10]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王秀红 ;
申元村 ;
张镱锂 ;
张宏业 ;
吕晓芳 ;
李晓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4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