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

被引:1
作者
张立新
王雅林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教育; 社会; 互动机理; 生活教育; 调谐;
D O I
10.14071/j.1008-8105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
G40-052.2 [教育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从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看,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故应对之加以调谐,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互动。而教育和社会的主体是人,两者互动的中介也是人,两者的互动域是人的生活世界,两者发展的最终目标都在于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生活教育模式可以作为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调谐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胡森;.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2]   论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J].
张启树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06) :8-12
[3]  
资本论.[M].(德)卡尔·马克思(KarlMarx)原著;曾令先;卞彬;金永编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  
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刘精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陶行知评传.[M].徐明聪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6]  
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潘懋元[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7]  
新编高等教育学.[M].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潘懋元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辑译小组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