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

被引:43
作者
张长厚
宋鸿林
王根厚
颜丹平
孙卫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走滑断裂系统; 走滑双重构造; 板内造山带; 燕山;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述了分布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的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指出该右行走滑断裂系统由古北口 -平泉断裂和密云 -喜峰口 -锦西断裂两条主干断裂 ,以及夹于其间的北西向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北东向压性断层和褶皱等共同组成 .近东西向主干断裂具有右行右列“P破裂”结构形式 ,北西向的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则具有“T破裂”性质 .主干断裂与北东向压性断裂和褶皱构成了一幅右行走滑双重构造 (strike slipduplexes)格局 ,而不是不同期次变形的产物 .该走滑断裂系统形成于侏罗纪末—早白垩世初( 14 7~ 13 2Ma) .由于它恰好构成了位于辽西的走向北东、向南东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与冀北、冀西北地区北东走向、上盘向北西逆冲的推覆构造的转换和调节部位 ,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统一构造模式 .在该模式中 ,辽西和冀北、冀西北同时代而运动方向相反的逆冲构造系统分别构成了近东西向右行走滑系统的断盘前缘挤压逆冲构造区 .认为形成该时期燕山板内造山带总体构造格局的区域构造作用方式是 :在总体北西 -南东向挤压的一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造山带北部的块体相对于中生代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块体做向东的右行运动 .从更大尺度上看 ,在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 [J].
赵越 .
地质论评, 1990, (01) :1-13
[12]   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 [J].
葛肖虹 .
地质论评, 1989, (03) :254-261
[13]   河北赤城岩浆岩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叶俊林 ;
向树元 .
地球科学, 1989, (01) :95-100
[14]   华北地区的燕山运动 [J].
聂宗笙 .
地质科学, 1985, (04) :320-333
[15]   辽西地区逆冲断层和推覆体构造 [J].
洪作民 ;
白尚金 ;
全秀杰 .
辽宁地质, 1985, (01) :1-12
[16]   论北京地区燕山运动 [J].
鲍亦冈 ;
谢德源 ;
陈正帮 ;
穆炳涛 .
地质学报, 1983, (02) :195-204
[17]   河北燕山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J].
徐正聪 ;
王振民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1) :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