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被引:95
作者
方晓义
范兴华
刘杨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 应对方式; 孤独;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08.04.011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75.5%的流动儿童报告受到过歧视,但所报告的被歧视的体验并不强烈;受歧视儿童的孤独得分显著高于未受歧视儿童;受歧视程度越高,流动儿童越孤独;消极应对对是否遭受歧视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作用;积极应对对受歧视儿童的歧视程度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 [J].
张秋凌 ;
屈志勇 ;
邹泓 .
青年研究, 2003, (09) :11-17
[3]   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 [J].
明庆华 .
中国教育学刊, 2003, (05) :14-18
[4]  
城市边缘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史柏年等编著, 2005
[5]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邹泓著, 2003
[6]  
Gender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Personal Discrimination[J] .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 2007 (5)
[7]   Discrimination distress during adolescence [J].
Fisher, CB ;
Wallace, SA ;
Fenton, RE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0, 29 (06) :67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