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特征

被引:13
作者
王琦
曹立华
杨作升
沈渭铨
王新泰
G.H.Keller
D.B.Prior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
[2] 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
[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青岛
[4] 青岛
[5] 利瓦利斯
[6] 巴吞鲁日
关键词
黄河水下三角洲; 高密度潜流; 沉积物结构; 沉积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1985—1988年期间进行的综合海上调查及室内研究结果确定,黄河径流在口门处形成高密度潜流,是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主要搬运营力.由口门向外沉积物发生结构递变,与潜流及表层羽体流的逐渐衰减有关.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最大厚度为16m,堆积时间为12—15a,沉积速率达110—130cm/a.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ctive slope failure, sediment collapse, and silt flows on the modern subaqueous Huanghe (Yellow River) delta[J] . D. B. Prior,Z. -S. Yang,B. D. Bornhold,G. H. Keller,N. Z. Lu,W. J. Wiseman,L. D. Wright,J. Zhang.Geo-Marine Letters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