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亲密涵义——数字化情感交流中的时间体验及其关系意涵

被引:12
作者
粟花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数字媒介; 时间性; 情感沟通; 亲密关系; 青年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数字媒介为情感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因其信息传输的即时性被视为现代亲密关系肤浅短暂的原因和症候。然而时间性并非媒介的固有特质,使用者所在的社会文化语境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媒介时间特点的体验。因此理解数字媒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必须深入到使用者的交流实践和生活世界中去。聚焦城市青年在恋爱中的媒介使用,结合深度访谈的经验数据和媒介意识形态的概念工具,分析他们在情感交流中的时间体验,并将其放入当代情感文化和亲密关系变迁的背景中进行读解。数字媒介的时间性是多维的,青年们在情感交流中的时间体验具有多样性和矛盾性,大多体现了他们对关系的考量,并与当代亲密关系的内在矛盾密切相关,数字化交流的时间特点既反映也突出了当前恋爱关系的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欲望与尊严[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肖索未, 2018
[2]  
重拾交谈[M]. 中信出版社 , 雪莉·特克尔, 2017
[3]  
私人生活的变革[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龚小夏译, 2006
[4]  
Materialities of Entextualization: The Domestication of Sound Reproduction in Mauritian Muslim Devotional Practices[J] .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 2010 (2)
[5]  
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yperpersonal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language, and cognition[J] . Joseph B. Walther.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06 (5)
[6]  
Intimacy Transformed? A Critical Look at the `Pure Relationship'[J] . Lynn Jamieson. Sociology . 1999 (3)
[7]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 JOSEPH B. WALTHE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1996 (1)
[8]  
Ethics as Etiquette: The Emblematic Contribution of Erving Goffman[J] . Laura Bovon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