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耕整机耕深与耕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被引:27
作者
秦宽 [1 ,2 ]
丁为民 [1 ,2 ]
方志超 [1 ,2 ]
杜涛涛 [1 ]
赵思琪 [1 ]
王朕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2] 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稳定性; 犁旋作业; 复式; 耕深; 耕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2 [耕耘机具];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针对设计的复式耕整机出现的耕作稳定性问题,结合复式耕整机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从牵引、水平面内受力、机器振动3个角度分析影响耕作稳定性因素,确定影响耕作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以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为试验因素,以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皆为:犁体配置斜角、牵引角、旋耕升角,当各影响因素分别取值为17.3°、27.8°、72.6°时,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分别为91.8%、93.4%。以影响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基础进行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91.5%、93.1%,与软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其他耕作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该研究可为复式整地机械的耕作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水旱两用秸秆还田耕整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J].
张秀梅 ;
张居敏 ;
夏俊芳 ;
张顺 ;
翟建波 ;
吴昊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1) :10-16
[2]   动定刀同轴水稻秸秆切碎还田装置结构设计与试验 [J].
邱进 ;
吴明亮 ;
官春云 ;
方友祥 ;
李小聪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0) :11-19
[3]   1ZQHF-350/5型前后分置悬挂式联合整地机 [J].
赵大勇 ;
李连豪 ;
许春林 ;
张成亮 ;
李向军 ;
李明金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10) :92-96
[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J].
赵亚丽 ;
薛志伟 ;
郭海斌 ;
穆心愿 ;
李潮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9) :155-165
[5]   高茬秸秆还田耕整机功耗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J].
张居敏 ;
贺小伟 ;
夏俊芳 ;
张顺 ;
翟建波 ;
桂鹏 ;
张彪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8) :38-46
[6]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复式作业耕整机的研制 [J].
沈丹波 ;
缪明 ;
丁炜 .
农业装备技术, 2014, 40 (04) :15-16
[7]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碎草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 [J].
陈玉仑 ;
丁为民 ;
方志超 ;
何春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4) :11-16
[8]   油菜直播机铧式开畦沟前犁曲面分析与阻力特性试验 [J].
张青松 ;
汲文峰 ;
廖宜涛 ;
廖庆喜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2) :130-135
[9]   9BQS-3.0型气吹式松土播种复式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J].
罗金海 ;
孙佳民 ;
杨莉 ;
王振华 ;
李文广 ;
董忠义 .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S1) (S1) :51-55+66
[10]   基于倾角传感器的拖拉机悬挂机组耕深自动测量方法 [J].
谢斌 ;
李皓 ;
朱忠祥 ;
毛恩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4)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