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江平原垦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艳飞
[
1
,
2
]
程叶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程叶青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静
[
1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
人文地理
|
2013年
/ 28卷
/ 06期
关键词
:
经济发展差距;
基尼系数;
灰色关联模型;
三江平原;
农垦区;
D O I
: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6.016
中图分类号
:
F127 [地方经济];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2 ;
020202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
作为一种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类型,垦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和灰色关联模型,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特征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垦区经济差距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农场间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的不同是垦区经济差距产生的重要基础。②垦区经济发展变化与各产业集中度变化密切相关,三次产业基尼系数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是导致垦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③农垦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多数农场经济发展仍依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应积极推进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非农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点,以提高垦区整体经济实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子解析
[J].
刘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慧
.
地理学报,
2008,
(08)
:799
-806
[2]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毅夫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
-12
[3]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范剑勇
;
朱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
-44
[4]
Impacts of Market Location on 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Lee Liu. Chinese Economy . 2006
[5]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徐康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
-103
[6]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变动因素
[J].
敖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敖荣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4)
:420
-424
[7]
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名升
;
孙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孙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佟连军
.
经济地理,
2006,
(S1)
:41
-44
[8]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
[J].
吴爱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吴爱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开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05
-711
[9]
抓城 强工 带农——关于构建黑龙江垦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思考
[J].
隋凤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隋凤富
.
农场经济管理,
2009,
(01)
:4
-9
[10]
关于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的理论研究和评论
[J].
肖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肖新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8)
:77
-82
←
1
2
→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子解析
[J].
刘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慧
.
地理学报,
2008,
(08)
:799
-806
[2]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毅夫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
-12
[3]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范剑勇
;
朱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
-44
[4]
Impacts of Market Location on 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Lee Liu. Chinese Economy . 2006
[5]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徐康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
-103
[6]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变动因素
[J].
敖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敖荣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4)
:420
-424
[7]
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名升
;
孙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孙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佟连军
.
经济地理,
2006,
(S1)
:41
-44
[8]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
[J].
吴爱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吴爱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开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05
-711
[9]
抓城 强工 带农——关于构建黑龙江垦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思考
[J].
隋凤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隋凤富
.
农场经济管理,
2009,
(01)
:4
-9
[10]
关于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的理论研究和评论
[J].
肖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肖新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8)
:77
-8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