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河产业带的空间结构、空间演进及空间效应

被引:8
作者
黄勤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交通产业带; 流域开发; 产业空间组织; 内河航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内河产业带既是形成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交通产业带,又是流域经济空间组织最重要的地理单元,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它是以大江大河干线航道为"生长轴"、以内河大中型港口城市为"生长点"、以河流两翼广大腹地为"底盘"的"点-轴"空间系统。内河产业带孕育于工业化之前,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演进。内河产业带把产业布局与江河两岸的交通基础设施、岸线资源等天然地结合起来,既是区域开发"点-轴系统"模式的运用,又蕴含了产业活动和经济发展"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环境耦合、聚集扩散、区域协调和陆海统筹等多重空间效应。中国建设长江产业带蕴藏着巨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产业密集带 [J].
郭振淮 ;
金陵 ;
李丽萍 .
经济地理, 1995, (01) :1-9
[2]  
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 陆大道. 科学出版社 . 1988
[3]   产业带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 [J].
费洪平 .
热带地理, 1993, (03) :272-280
[4]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5]   产业带内涵界定与发展演化探讨 [J].
张从果 ;
刘贤腾 .
特区经济, 2008, (03) :268-270
[6]   港口代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J].
王诺 ;
赵冰 ;
杨春霞 .
中国港湾建设, 2010, (02) :74-76
[7]   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的特征研究 [J].
邓宏兵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277-282
[8]   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 [J].
韩增林 ;
杨荫凯 ;
张文尝 ;
尤飞 .
地理科学, 2000, (04) :2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