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化纳米操作系统驱动器驱动与探针定位研究

被引:6
作者
田孝军
王越超
席宁
董再励
李文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驱动器驱动; 探针定位; 复现扫描轨迹; 运动学耦合误差; 悬臂变形;
D O I
10.19650/j.cnki.cjsi.2007.07.013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对基于AFM的机器人化纳米操作系统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纳米操作时探针的高精度驱动与定位。对此,本文基于对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及现有驱动方法的详细分析,提出"基于复现扫描轨迹的驱动方法"来对操作时的驱动器进行驱动;另外,还对管式驱动器弯曲运动所产生的运动学耦合误差、探针悬臂变形所引起的针尖偏移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补偿。采用上述驱动方法及进行误差补偿后,可以大大提高探针的定位精度,从而使纳米操作与装配得以高精度进行。纳米刻画实验验证了该新型驱动方法及误差补偿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23 / 12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纳电子器件制备的单根碳纳米管精确装配与电连接研究 [J].
田孝军 ;
王越超 ;
席宁 ;
董再励 ;
刘连庆 ;
于鹏 ;
李文荣 .
电子显微学报, 2006, (06) :490-493
[2]   具有三维力反馈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操作系统 [J].
田孝军 ;
王越超 ;
刘连庆 ;
焦念东 ;
董再励 ;
席宁 .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07) :661-665
[3]   原子力显微镜管式扫描器运动学建模与误差分析 [J].
田孝军 ;
王越超 ;
董再励 ;
席宁 .
仪器仪表学报, 2005, (09) :928-933
[4]  
基于变比模型的压电驱动微位移工作台控制方法研究[D]. 贾宏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0
[5]  
Israelachvili,J. Intermolecular and Surface Force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