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

被引:98
作者
王红岩 [1 ,2 ,3 ]
刘玉章 [1 ,2 ]
董大忠 [2 ]
赵群 [1 ,2 ,3 ]
杜东 [2 ]
机构
[1]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高效开发; 科学问题; 中国南方; 纳米级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地区获初步发现,其中中国南方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中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技术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3/4,将是重点开发地区。与北美相比,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集层具有构造改造强、地应力复杂、埋藏较深、地表条件特殊等特点,照搬国外现有理论与技术难以有效开发。页岩气储集层纳米级孔隙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页岩气产能预测方法尚未建立,钻井过程中水平段垮塌严重、钻井周期长,增产改造效果不理想、单井产量较低,需要针对纳米级孔隙成因及多尺度储集空间定量表征、复杂介质多场耦合非线性流动机理、页岩失稳与缝网形成的力学机制3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及储集空间特征 [J].
梁超 ;
姜在兴 ;
杨镱婷 ;
魏小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91-698
[2]   页岩油气压裂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J].
黄昌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43-443
[3]   页岩气藏网状裂缝系统的岩石断裂动力学 [J].
赵海峰 ;
陈勉 ;
金衍 ;
丁云宏 ;
王永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65-470
[4]   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 [J].
张士诚 ;
牟松茹 ;
崔勇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81-84+129
[5]   中国首次在页岩气储集层中发现丰富的纳米级孔隙 [J].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李新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08-509
[6]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雪芬 ;
陆现彩 ;
张林晔 ;
刘庆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597-604
[7]   页岩气是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J].
闫存章 ;
黄玉珍 ;
葛春梅 ;
董大忠 ;
程克明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1-6+133
[8]   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J].
王红岩 ;
李景明 ;
赵群 ;
林英姬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469-474
[9]  
Nanoscale gas flow in shale gas sediments. Javadpour, F,Fisher, D,Unsworth, M. Journal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 2007
[10]  
A practical use of shale petrophysics for stimul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all shale plays are not clones of the Barnett Shale. Rickman R,Mullen M,Petre E,et al. SPE115258 . 2008